矿产资源精查(矿产资源精查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2025-01-02
  • 浏览次数:14

等级层次结构是空间有序、时间有序、功能有序的统一

1、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系统的等级层次结构是空间有序、时间有序和功能有序的和谐统一。对微观而言,如煤炭资源精查报告,其A、B、C级块段的空间分布,是与矿井先期开采的首采区、一水平及后期开采水平的空间布局相一致,是时空有序和功能有序的统一。

2、层次等级性原理是把整个客观世界看做一个结构有序的、多层次等级结构的统一体。客观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正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在一个系统中,无论结构还是功能都具有等级性,处于不同层次的等级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亦具有不同的功能[3]。

3、从描述的对象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物质有序性和能量有序性两种,从描述的方式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结构有序性或功能有序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矿产资源我国三大能源是哪

1、煤,石油,天然气。详细介绍: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

2、★矿产资源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能源就是能提供动力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3、能源既包括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又包括人类加工生产的能源产品,如电力、汽油、焦炭等。煤、石油等能源属于矿产资源,而风能(发电)、地热能则不属于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我国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多少种?

中国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这些矿产包括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以及水气矿产3种。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最齐全配套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这些矿产包括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以及水气矿产3种。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矿种齐全,分布广泛,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共计168种。在探明的有储量的矿产中,包括8种能源矿产、54种金属矿产、90种非金属矿产以及3种水气矿产。 能源矿产:涵盖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以及地热等。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探明的矿种数量为171种,其中159种矿产资源已经确定了储量。值得注意的是,20多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钨矿、锡矿、锑矿和稀土矿等大约12种矿产资源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的数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些数据代表了最新的资料。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6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3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

分级、分类概念的比较

我国分级、分类的概念与联合国分类框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狭义的分级是指A、B、C、D级,广义的分级包括各勘查阶段的资源量即精查资源、详查资源、普查资源、预查资源。分类一般是指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性类别,如可采储量、预可采储量、基础储量等。

数据分类与分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类是指根据数据的种类或性质进行归类,而分级则是根据既定标准,如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进行高低级别的划分。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分类和分级是相辅相成的。数据的分类通常是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涉及不同业务场景的数据分类。

分类强调的是按照类别、种类的不同进行不归属性的划分,而分级侧重于按照划定的某种标准,对同一类别的属性按照高低、大小进行级别的划分。基于此,数据分类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实际业务场景进行的数据类别的划分,涉及不同业务场景,数据分级是按照数据属性的高低不同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

土地分级 或称土地质量分级,是指以土地生产性能、生产力高低为依据,按其生产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的大小、保护和改造的措施等,把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是土地适宜性与生产能力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土地利用目的不同,分级也不同。

【答案】:(1)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业中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勘查规范的沿革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采用苏联的1954年元月批准颁发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委员会批准的《金属、非金属、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是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级分类方案。

2、年全国储委通过了我国第一份《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其中包括了《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并于1959年7月由地质部、煤炭部联合颁发。1961年4月,地质部、煤炭部联合制定发布了《煤矿储量暂行规范》,即煤炭的勘查规范。1980年,煤炭部颁发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3、年12月,全国储委印发了参考文件《矿产储量分类规范 第一辑 总则》,辑录了1954年1月苏联部长会议批准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向地质保矿部全苏矿产储量委员会和地方矿产储量委员会申请批准矿产储量计算资料的内容、格式和提交手续规范》等几份文件。

4、《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集中了所有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共性特征,贯彻落实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重要原则,也是矿类、矿种勘查规范编制和具体指导勘查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其历史沿革与分类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参照使用了前苏联当时最新的分类规范。

5、关于固体矿产分类、勘查总则等规范 1980年煤炭部颁发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二机部拟定了《铀矿地质勘探规范》(征求意见稿),对煤炭、铀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地质勘探工作要求作了规定。

什么是矿产资源的勘探?它与勘查有区别吗?

1、顾名思义,探,就是探明,查是查证 普查就是随便设计几个孔,证实推断有没有矿产的存在以及储量的初步估算,属于调查阶段。详查,现在叫初步勘探,是对普查的进一步证实 精查,现在叫详细勘探,是勘探的更精确的阶段,钻孔布置加密,弄清勘查区的构造,煤质,水文等地质条件,为建立矿井做准备。

2、勘探和勘查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对象和目的。勘探主要指的是对矿藏、地下资源等进行的探寻活动。这一过程旨在发现地下的矿物资源,如金属、矿石等,以确认其位置、数量、品质等,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3、勘查(Exploration):勘查是指对资源、矿产、能源等进行系统性调查和探测,以查明储量、质量、分布等情况的过程。它主要用于找矿、勘测能源资源、评价矿产质量等领域,具体包括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勘探钻探等。勘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资源和储量,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4、而勘探则具有更为专业的地质学术语含义,它专注于矿产资源的探索。勘探者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包括精确测定矿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形成规律、岩石的化学成分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这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旨在为矿产开发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5、勘察与勘查的区别就是定义不同、适用场合不同等。定义不同 勘查:实地调查,今多指在采矿或工程施工以前,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主要是用来描述以矿产资源(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勘探为目的的调查活动。